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生活在长江两岸的常州泰州的“钟摆族”每天都在期盼大桥能早日通车。为引导留守、困境儿童见证跨江融合的发展,“童舟共济”志愿服务团于7月12日和16日分别组织孩子们开展“跨江融合桥头堡”一日游、防溺水安全宣讲和应急救护包扎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桥”见工程壮图,惊叹建设速度。活动当天,在志愿者们的组织下,孩子们乘车前往虹桥镇参观常泰长江大桥。尽管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乘车路上早已听闻过这座传说中的跨江大桥,然而耳闻不如一见,当来到虹桥新城河滨生态公园这一最佳点位参观时,一边聆听大桥指挥部工作人员的介绍,一边放眼眺望,现场一阵阵的惊叹声此次彼伏!从2019年开工建设,到2024年顺利合龙“牵手”,常泰长江大桥再一次证明了桥梁建设的“中国速度”。参观结束,孩子们纷纷表示,“太哇塞了”“太壮观了,等大桥开通了,我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带我从大桥上去常州看一看”。
“堤”防假日溺水,护航七彩假期。大江大河风景美,安全观赏勿下水。住在长江边的孩子,注意防水安全是一项必备技能。参观大桥时,志愿者们就提醒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不要独自在江边玩。16日,围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志愿者们联合泰兴市蓝天救援队共同为暑托班孩子进行了专题宣讲,并结合视频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防溺水的重要性和相关安全知识,再次叮嘱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急”时应急处置,守护生命健康。“遇到外伤应该如何正确的进行科学包扎呢?”理论讲解员施传译为孩子们讲解了两种常用止血方法和最简单的环形包扎法。钱澜钰等志愿者们又手把手为小朋友们演示包扎流程,孩子们学得专心致志。随后,在“谁是包扎小能手”活动中,孩子们又投入紧张的应急救护实践中。从课堂学习到实际应用,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也更有效的巩固了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通过实践,“大手”“小手”们无一不被“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中国建造精神所感动。见证了横跨长江两岸的常泰大桥,看见了虹桥园区的“跨江融合桥头堡”,学习了溺水防护和基础包扎,大手牵起小手,相约共同努力,为常泰跨江融合发展贡献“童”舟共济“青”力量。
(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 封霞/文 “童舟共济”志愿服务团/供图 陆婷/审核)